2009/08/08

【血紅點唱】輕柔呢喃的批判

 



The Sound of Silence(Live) 2003

  這幾天,連續寫了幾篇社會評論的短文,後來,繁華街新增了這首歌,對我而言,這是首相當相當熟悉的旋律,過去我從來就不知道這是出自於何處的歌,也不知道歌詞中的內容寫了什麼,只知道,那柔美的歌聲相當動人。

  藉由繁華街夥伴的分享,我重新接觸了這首歌。

  The Sound of Silence的歌詞相當灰暗,藉由一個人的獨白,探討的是一個人的語言與社會發生衝突後,那種轉變為沉默的嘆息。這首歌,同時被前陣子一部異色的超級英雄電影拿來當主題曲。

  那部電影叫《Watchman》,中文翻譯叫守護者,故事背景在冷戰時期,那個世界觀的人們對超級英雄的出現習以為常,卻慢慢地開始迫害超級英雄,受到迫害的那些英雄因而隱性埋名在社會的洪流中,成為市井小民的一份子。故事的開端,一位退役的超級英雄遭到謀殺,他的老戰友們開始調查這件謀殺案,並且在過程中慢慢地發現,整個事件並不單純……

  若要以分類來看,這部電影算是懸疑推理劇情片,並不是動作電影,探討的內容,也是被逼迫著慢慢噤聲的人,與The Sound of Silence不謀而合。

 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,事實上也正不斷在上演The Sound of Silence的戲碼。

  人們選擇性地盲從那些看似「多數人」的觀點;盲從「多數人」推崇的社會觀和行為模式,卻從來不去思考,究竟這些觀點這些行為,是不是真正適合自己,以及,是不是真正值得推崇的真理。

  有個傳播學的老研究叫沉默螺旋,一開始是用來研究選舉的民意流動,研究結果發現,絕大多數人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是非黑白立場,只是跟著輿論的走向,做出最順應輿論的判斷,然而事實上,追根究底,自己的觀點有時甚至與自己選擇的立場相反,之所以跟著輿論走,單純只是因為,多數人的聲音,比較大。

  為什麼當我們的社會開始走向偏執的方向時,看見真理的人會覺得,自己所相信的那些真理,改變不了偏執的社會?只因為,彷彿發聲指出社會偏頗的自己,才是真正偏頗的一方;因為自己是少數人,少數人的聲音在民主社會裡只能流於被「尊重」的下場,所以只能慢慢地噤聲,於是乎,我們的吶喊,成了暗夜裡的呢喃。

  開頭附上的這段影片是Sound of Silence原唱在2003年的live演出,相較於1965年,這首歌剛誕生的那個年代,已經年華老去的Simon和Garfunkel,在相對蒼老但依然動人的歌聲之餘,那更加輕柔的呢喃聲,卻讓整首歌的意境更加鮮明。

  《Watchman》電影裡的The Sound of Silence由Atrocity詮釋,曲風變得搖滾了,也多了些動感,但不變的,還是那種瀰漫在黑暗雰圍中的憂鬱氣息,或許,這首經典名曲的基調,永遠都會是這樣的氣氛吧!

  最後附上Atrocity版的The Sound of Silence。


Watchman - The Sound of Silence(Atrocity)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My Commitment

凡進入血紅屋者,除商業廣告,所有討論,含惡意謾罵及各種傷風敗俗字眼,黑羽承諾一概不刪!這是個主張言論自由的時代,我選擇無條件相信公民的自制力。